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专家共识

  • IgE介导的牛奶过敏口服激发试验标准化操作流程专家共识

    潘周娴;

    牛奶过敏是儿童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其发病机制包括Ig E或非Ig E介导,亦或两者混合介导。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FC)是诊断食物过敏的重要工具,包括双盲安慰剂对照OFC、单盲OFC和开放性OFC。试验前需充分准备,并选择合适的剂量递增方案;试验过程中,应监测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并及时对症处理。试验结束后,应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本共识强调了牛奶口服激发试验在Ig E介导的牛奶过敏诊断和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和结果判读标准,以提高牛奶过敏的诊断和管理水平。

    2025年04期 v.19 207-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论著

  • 基于问卷调查的精浆超敏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李论;杜志荣;尹佳;

    目的 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女性精浆超敏反应(SPH)的现状,并总结SPH的临床特征,从而为未来的健康教育和诊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发布匿名电子问卷,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期间的数据。问卷涉及人口学信息、过敏性疾病史和临床表现。结果 178例自报有精浆过敏症状受访者纳入研究,均通过使用避孕套症状完全消失,1 003例无精浆过敏症状者为健康对照组。自报SPH组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7.5%vs. 65.4%,P=0.001)。关于SPH的临床表现,164例(92.1%)自报有局部过敏反应,40例(22.4%)自报出现过全身过敏反应。85例(47.8%)初次无保护性生活出现过敏反应。118例(66.3%)在性生活接触精浆30 min内出现过敏反应,中位时间为10(2,120 ) min。160例(90.0%)症状可自行或清洗后缓解,中位时间为3(0.5,24) h。结论 既往患过敏性疾病的女性更容易出现精浆过敏。临床医生应提高对SPH的认识,合理诊断局部和全身性SPH,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2025年04期 v.19 216-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老年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正倩;高迎霞;厉励;孙国丽;仲银娣;史亚萍;

    目的 调查老年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疾病知识、信念、行为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知信行问卷,对南京市某三甲医院163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中重度AD患者知信行问卷中知识维度得分为(4.90±3.24)分,合格率为23.31%,信念维度得分为(16.48±3.73)分,合格率为34.36%,行为维度得分为(17.37±3.52)分,合格率为47.2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和学历是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年龄(≥80岁)、家庭月收入(≥5 000元)、职业(企事业、党政机关)、医疗支付方式是患者信念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病程、家庭月收入是患者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知信行水平总体偏低,医护人员应重点加强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管理措施,增强老年患者知信行水平,提高疾病防治效果。

    2025年04期 v.19 222-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山西省临汾市春季花粉特征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初步研究

    辛晶晶;陈微;张丹杨;闫琳毅;廉喆;王红;吴光普;汤蕊;

    目的 探讨临汾市春季花粉分布特征,明确气象因素对花粉浓度的影响规律。方法 应用重力沉降法对临汾市2024年3月1日至6月30日气传花粉进行监测,结合气象站同期数据(平均大气压、温度、湿度、风速、日照时长、降雨量、PM_(10)和PM_(2.5)),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气象因素对花粉浓度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到花粉总数为16 200粒,鉴定到18个种属,以悬铃木属3 552粒/1 000 mm~2(21.93%)、松科油松属3 154粒/1 000 mm~2(19.47%)、桑科2 936粒/1 000 mm~2(18.12%)花粉为主;平均大气压与花粉浓度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4 3,P<0.01),而日照时长、降雨量、风速、PM_(10)和PM_(2.5)浓度与花粉浓度之间表现出负相关关系,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 临汾市花粉高峰期出现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气象因素中大气压对花粉浓度具有关键影响;花粉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的相关性在最大程度上使花粉症患者精准规避过敏原,为制定区域性花粉症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5年04期 v.19 23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医学教育

  • 变态反应专业研究生专业选择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边赛男;崔乐;李丽莎;王子熹;关凯;

    目的 分析变态反应专业研究生选择变态反应专业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就读于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分析学生的性别、年龄、选择变态反应专业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选择专业时遇到的困难等信息。结果 共22位变态反应专业研究生进行了有效问卷填写,平均年龄(27.8±3.2)岁,硕士生8人(36.4%),博士生14人(63.6%)。选择变态反应专业的最主要原因是个人兴趣与热爱(10人,45.5%),其次为导师/学术资源吸引力(5人,22.7%)、学校或专业排名(4人,18.2%)。专业选择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信息不足(11人,50%),选择导师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导师在领域内学术地位及课题组学术氛围。结论 个人兴趣是医学生选择变态反应专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专业选择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信息不足,培养专业兴趣、加强变态反应专业的宣传,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生源、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2025年04期 v.19 238-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护理研究

  • CAR-T治疗SLE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护理实践与经验总结

    崔爽;闫继英;张春燕;

    目的 对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通过嵌合性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诊疗护理进行总结。方法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CAR-T治疗相关护理,患者采集期间血小板计数为危急值,在CAR-T治疗采集阶段输注3个单位血小板支持,采集阶段的护理要点是输血护理和预防出血护理;在清淋阶段,预防感染和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护理是护理的要点。在回输阶段,保证输注顺利,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尿量、性状是护理要点。在CAR-T回输后观察不良反应是护理要点。患者出院后给予为期1年的长程随访,持续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规范的诊疗,精细的护理,患者CAR-T治疗后,经过1年随访患者血小板计数持续稳定在正常范围。结论 SLE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行CAR-T治疗,护理难度大,风险高,医护团队密切协作获得较好效果,从而提高患者诊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025年04期 v.19 243-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病例报告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例

    高飞飞;张剑;冷晓梅;

    <正>本文报道1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的诊治过程。结缔组织病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患者多见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中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者较少。该患者经过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甲氨蝶呤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鞘内注射以及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枸橼酸托法替布片等多种方案治疗,最终病情稳定。本文结合患者诊疗经过从发病机制上探讨分析,以期对结缔组织病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19 248-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综述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陈佳娜;徐佳琪;姜旭;杨华夏;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然而,超过半数患者会经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 AEs),这些反应可能导致治疗中断,甚至危及生命。寻找可预测ir AEs发生的生物标志物对提高接受ICIs治疗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综述旨在总结当前预测ir AEs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

    2025年04期 v.19 252-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Th17细胞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卓豫;白炜;吴雪;徐千禧;武丽君;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经典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免疫功能紊乱、自身免疫耐受丢失和免疫细胞异常激活,其中T细胞比例失衡和异常活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辅助性T细胞17(Th17)作为CD4~+T细胞的重要亚群之一,具有致病性亚群与非致病性亚群,其稳态失衡已被证实参与脊柱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进程。在SLE中,Th17细胞通过分泌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2(IL-22)等效应因子发挥促炎效应,但其特异性调控网络仍有待进一步明确,现有研究涉及视黄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转录、IL-23/STAT3信号通路、内皮蛋白C受体(EPCR)通路等多重调控机制,而表观遗传修饰等新兴机制亦有待深入探索。靶向Th17通路的药物如IL-17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和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在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显示疗效,但存在个体差异和潜在风险。传统药物(羟氯喹、吗替麦考酚酯等)和新型治疗(JAK抑制剂、Ⅰ型干扰素抗体、间充质干细胞等)也可通过调控Th17细胞分化及功能发挥治疗作用。本综述总结了Th17细胞在SLE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以及针对该靶点在SLE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2025年04期 v.19 258-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cGAS-STING信号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高琴;李佳茹;石慧;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近年来,c GAS-STING信号通路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内免疫反应机制,受到了广泛关注。c GAS(环状GMP-AMP合成酶)通过识别细胞内DNA并合成c GAMP,激活STING(刺激干扰素基因)蛋白,从而启动下游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研究发现,c GAS-STING信号通路不仅在防御病原感染中起到关键作用,还在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此,c GAS-STING通路成为RA潜在的治疗靶点。未来的研究需进一步探讨该通路在RA中的具体机制,并开发相应的治疗策略。

    2025年04期 v.19 268-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鼻腔上皮屏障功能障碍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范宇豪;徐苗苗;任丽娅;李静;

    变应性鼻炎困扰着世界范围内超过20%的人群。尽管目前有许多手段可以控制症状,但其易复发性等特性始终难以解决,且发病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鼻腔上皮屏障为呼吸道阻碍外界有害物的第一道屏障,其功能在鼻腔炎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鼻腔上皮屏障功能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参与作用,希望能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带来新的见解。

    2025年04期 v.19 274-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成纤维细胞的抗原呈递及其免疫学意义

    李洁莹;高金明;

    成纤维细胞是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类型,在组织修复、炎症和纤维化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如通过抗原呈递机制参与免疫调节。本文主要综述成纤维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及其作为非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研究成纤维细胞抗原呈递功能及调节机制有助于拓宽对成纤维细胞生理功能的认知并探索其在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2025年04期 v.19 283-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免疫逃逸机制与淋巴管肌瘤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赵佳鹏;张馨鹤;张晓新;刘君雅;徐凯峰;

    淋巴管肌瘤病(LAM)是一种罕见的多系统性肿瘤性疾病。随着免疫疗法在其他瘤种研究中取得显著进展,LAM的免疫逃逸机制也在近年来受到研究者关注。本文回顾了相关研究进展,从抗原表达的变化、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免疫调节配体的表达变化等方面总结了既有研究所涉及的免疫逃逸机制,以期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疗法或新靶点在LAM中的研究与转化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19 28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